“十四五”以来,中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8月22日发布“十四五”时期市场监管高质量发展情况,“十四五”以来,中国企业净增1999.9万户,个体工商户净增3394.6万户;全国市场监管部门五年来共处理投诉举报8902.8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17.1亿元;深入推进质量技术帮扶“提质强企”行动,累计帮扶企业37.6万家。
清理地方标准8000余项
8月22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十四五”时期市场监管高质量发展情况,“十四五”以来,中国企业净增1999.9万户。
“十四五”以来,中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证照分离”改革全面完成,建立了统一的经营主体准入制度,实现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完善涉企收费监管制度,加强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保护,有效增强了经营主体的创新动力。
市场监管部门推动修订《公司法》《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及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领域一批行政法规,查办计量、合同、消费者权益保护、价格、反不正当竞争、广告等领域违法案件483.2万件,推动出台《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加大“非理性”竞争综合整治力度,持续开展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专项执法,发现和废除了阻碍要素流动的政策措施4218件,查处行政性垄断案件239件,及时纠治了地方保护、市场分割等突出问题。
市场监管部门组织开展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执法专项行动,立案查处行政性垄断案件239件,清理地方标准8000余项,坚决纠治了各种封闭“小市场”、自我“小循环”的行为。加大对企业之间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管力度,共查办各类不正当竞争案件近5万件,其中查办网络不正当竞争案件4296件,推动线下线上市场竞争生态不断优化。
市场将按部门围绕减环节、压时间、降成本,持续压缩企业开办时间,推广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推动开办餐饮店、企业信息变更、企业迁移登记、“个转企”等“高效办成一件事”,其中,开办餐饮店时间由过去的37天减少至现在的15天,企业信息变更材料由23份精简至6份。扩大电子营业执照应用,电子营业执照下载量3.7亿次,累计使用6亿多次,大大地便利了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
新发布国家标准1.3万余项
标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也是国际贸易往来的重要技术规则。“十四五”期间,中国优化国家标准制修订机制,标准制定发布不断提速,国家标准平均研制周期由36个月缩减到16个月。“十四五”期间,新发布国家标准1.3万余项,国家标准总数已达到4.7万余项。
“十四五”期间,中国牵头制定国际标准1079项,采用国际标准6900余项。推动500余项标准实现中外互认,中吉乌、中老、印尼雅万高铁等8个铁路合作项目建设使用中国标准,启动赞比亚等非洲国家10万亩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中国标准海外影响力持续增强。
“十四五”时期,中国发布《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推动全国27.9万家企业设立首席质量官。面向中小微企业组织开展质量素质提升、质量认证升级等系列活动,对200余万家企业实施精准帮扶,参与提升行动的小微企业年度营收平均增长9.7%。出台质量融资增信措施,帮助3万家企业获得贷款超过2000亿元,为企业质量改进升级注入了源头活水。带动各地实施质量强链项目1724个,组建质量技术创新联合体1331个,4200家链主企业、25万家链员企业积极参与,增强了产业链上下游稳定性和可靠性,推动了重点产业质量竞争力有效提升。
线上配资电话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