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者
按
【深工树洞——职工心晴驿站】这里是深工树洞,有真实案例剖析职场困惑,有专业科普解读心理密码。用科学指引情绪出口,用温暖呵护心灵成长。无论疲惫还是迷茫,我们都懂你的职场心事。“娘家人”与你同行,守护每一份职工心晴。
心理咨询能帮到你什么?
“痛苦没有等级。令你痛苦的事,不会因为别人觉得‘小事一桩’而变得无关紧要。”
——《也许你该找个人好好聊聊》
“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我们最常听到、也最令人心疼的疑问便是:“我这情况,好像没什么值得聊的吧?”抑或是带着犹豫的试探:“我又没有心理疾病,来这里能聊什么呢?”这些声音,恰恰反映了大众对心理咨询普遍存在的误解及对心理咨询工作内容的陌生。
展开剩余87%其实,心灵的困扰与身体的病痛同样真实且值得关注。今天,小编将带你走进心理咨询,了解它如何通过专业的支持与陪伴,帮助你理解自身困扰、探索内在模式、发展应对技能,并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路径。
/
1
/
关于心理咨询常见的误解
01
只有“心理疾病”或“精神崩溃”的人,才需要心理咨询?
很多人将心理咨询等同于“治病”,认为只有确诊抑郁症、焦虑症等严重问题才需要去咨询。其实心理咨询服务对象极其广泛,它适用于任何经历情绪困扰、压力、关系冲突、人生转折或渴望自我成长的人,就像定期体检和健身一样,心理咨询是维护心理健康的有效方式。
02
心理咨询就是找咨询师给建议,跟朋友聊天差不多?
03
去做心理咨询=脆弱、无能、丢人?
很多人将心理求助视为软弱的行为,然而,承认自己需要帮助并主动寻求专业支持,恰恰是勇气、自我觉察和对自身负责的表现,是强者的行为。心理困扰如同身体感冒发烧一样普遍且正常,及时寻求专业帮助是明智之举;在专业、保密的咨询关系中袒露脆弱,也是走向疗愈和成长的必经之路。
04
心理咨询聊一次就能解决问题?
心理困扰往往形成已久,改变需要时间和持续努力。心理咨询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建立信任——探索理解——尝试改变——巩固效果。其效果取决于问题性质、你的投入程度和咨访关系质量,耐心和坚持是关键。
/
2
/
什么时候可以求助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并非只在危机时刻才适用。当出现以下情况,且自我调节效果有限、显著影响生活时,就是寻求支持的信号:
01
情绪负担过重
如:持续低落、焦虑、易怒;深陷内疚羞耻;情绪麻木疏离。
核心信号:情绪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工作或人际。
02
经历重大变故或丧失
如:亲人离世、失恋离婚、失业重病、人生新阶段适应困难。
核心信号:遭遇超出日常应对能力的压力,感到迷失、无助、长期痛苦。
03
人际关系困扰
如:亲密关系冲突冷战、亲子矛盾激烈、难以建立或维持健康关系、习惯讨好或回避冲突。
核心信号:反复出现痛苦关系模式,重要关系持续紧张破裂,影响幸福感。
04
身体发出警报
如:查无原因的慢性疼痛、头晕、肠胃问题、疲劳,持续失眠、食欲剧变。
核心信号:身体不适反复,医学检查无明确病因,或医生指出与心理压力相关。
05
渴望自我探索与成长
如:想更了解自己、提升自信自尊、改善沟通情绪管理能力、寻找人生意义目标、修复过去创伤。
核心信号:有内在动力追求更健康、充实、有意义的人生状态。
06
职场压力令人窒息
如:长期职业倦怠、工作负荷过重、职业发展迷茫、职场人际冲突。
核心信号:工作压力持续影响情绪、健康、效率或生活平衡。
/
3
/
日常生活中
可以运用的一些心理自助技巧
01
关注积极面与感恩练习
这是积极心理学中著名的“感恩练习”,其见效快、易操作,且适用于大多数人。
具体操作:每天睡前写下3件当天值得感恩的事情(无论大小,如:阳光很好、同事友善、领导夸赞、吃到喜欢的食物、身体健康),心情不好的时候,拿出感恩日记来阅读,往往可以帮助你满血复活。
连续做这个练习几周,可以帮助你提升积极情绪,增强心理韧性,平衡负面思维倾向,改善整体幸福感。
02
情绪日记
情绪日记来源于心理咨询流派——认知行为疗法(CBT),当你工作或生活受挫时,可使用这种方法平复心情。
具体操作:
记录触发事件。如:今天晨会被领导批评方案不周。
精准命名情绪。用1-3个具体词描述感受,如:挫败、焦虑、难过。
捕捉下意识想法:写下事件发生瞬间冒出的念头,如:我能力太差,肯定会被降薪。
反思替代责备。自问是否有更客观的解释?也许指出错误能让我更快成长呢?
记录触发事件。如:今天晨会被领导批评方案不周。
精准命名情绪。用1-3个具体词描述感受,如:挫败、焦虑、难过。
捕捉下意识想法:写下事件发生瞬间冒出的念头,如:我能力太差,肯定会被降薪。
反思替代责备。自问是否有更客观的解释?也许指出错误能让我更快成长呢?
按照上述步骤,长期坚持记录自身的情绪,可以帮助你从遭遇挫折时的“灾难化思维”(觉得挫折=彻底失败=一切全完了)中挣脱,帮助你预知情绪雷区,减少职场或日常生活中的应激反应。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自助技巧不能替代专业的心理咨询或治疗。当面临严重的心理困扰(如持续重度抑郁、强烈焦虑、自杀念头、严重创伤、精神疾病症状等)时,务必寻求专业帮助。
/
4
/
心理书籍推荐
以下几本广受欢迎的心理学书籍,也许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探索内心世界,理解自我与他人的关系。
01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罗伯特·戴博德
经典心理咨询入门故事,生动易懂。
02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
——洛莉·戈特利布
资深治疗师记录来访者与自身故事,温暖深刻。
03
《被讨厌的勇气》
——岸见一郎/古贺史健
以对话体阐释阿德勒心理学,关于课题分离、自我接纳。
04
《存在主义心理学的邀请》
——博·雅各布森
直面生命固有困境(自由、孤独、死亡与无意义),通过自主选择与承担责任,活出真实而充满意义的自我。
05
《社会心理学》
——戴维·迈尔斯&让·特温奇
洞察人类行为的科学密码,掌握从众、偏见到亲密关系的底层逻辑及其现实意义。
你有心理方面的困扰吗?
你还有怎样的故事想要分享和倾诉?
给我们投稿吧
我们一直都在
投稿方式
第一步
发布于:北京市线上配资电话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