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墨牡丹》
庄昶〔明代〕
本看魏紫与姚黄,
开卷谁家澹墨光。
意思但知花一我,
眼中色相已都忘。
图片
历代文人墨客多以墨牡丹为题创作,歌颂它,描绘它,借物抒情,留下了许多经典佳作。
墨,凝于砚上,非彩非华,如青黛初匀,又似夜色初凝。我提笔濡毫,墨珠在素宣上晕开,如夜云舒卷,渐染成影,渐渐便有了花的形态。
图片
细观那墨痕深处,竟仿佛有幽香浮动,虽无色相,却别有清气暗生,飘然如云外之音。水墨本无声,但墨线流转处,却仿佛清音袅袅。墨色浓淡之间,幻化出花枝的俯仰,花瓣的卷舒,似有呼吸轻轻起伏。
浓墨深处,是花心郁结的深情;淡墨洇出,则似花瓣舒展的浅笑。
图片
墨痕断处,更见生命的筋骨,仿佛花魂暗暗凝聚——那素白宣纸上,墨色便如静夜,花魂便如月魄,两相涵泳,自成宇宙。于是,墨痕渐成花影,花影又渐渐弥漫成一片水墨氤氲。
图片
此时,眼前哪还有朱紫嫣红?唯见墨的沉静与白的空灵在纸上交相呼吸。
魏紫姚黄纵然绚烂,终是尘世喧嚷;而这一幅墨影,却洗尽铅华,让繁花褪去浮艳的锦袍,显出清瘦的玉骨。
图片
原来,繁华终须凋零,而墨痕深处所生之香,才凝住那花魂的本来面目:不施粉黛,自见倾城之韵;繁华落尽,方显本真之淳。墨痕停驻处,花亦不再是花,它只是墨与纸在寂静中相遇的痕迹,却自有一段清奇风骨。
图片
凝神细看,墨痕浸透纸背,恍若花魂亦潜入人心深处,那清气竟已渗入我的肺腑之间。墨色终老于纸上,而花魂则由此获得永生。墨痕断处,并非终结,而是清气的开始弥散,是花魂在褪尽浮华之后,于永恒静默中吐纳的芬芳。
图片
它已超越形色,成为宣纸上一段无声的呼吸,一缕可以谛听的天香——原来生命真正的暗香,不在夺目的华服,而在洗尽颜色后,灵魂里那份淡然而坚韧的墨气。
图片
月生老师笔下的黑牡丹,墨分五色,墨韵丰富,华润凝香,墨痕生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线上配资电话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